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查看原版 |English
主页 > 走进学会 > 学会简介

学会简介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简介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China Society of Plant Protection,CSPP)成立于1962年,是由全国植物保护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发展植物保护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学会办事机构支撑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学会日常办事机构为学会秘书处,在学会党委、理事会(常务理事会)领导下负责学会各项活动的组织实施和事务管理。
       学会设有20个分支机构(专业委员会、分会和工作委员会),拥有个人会员2万余名、单位会员162个,与全国31个省级植物保护学会建立了密切的业务联系和指导关系。
       自学会成立以来,俞大绂、沈其益、黄可训、周大荣、成卓敏、吴孔明、陈万权、陈剑平等知名植物保护学家先后担任学会理事长,裘维蕃、齐兆生、包建中、贾佩华、倪汉祥、陈万权、王振营、郑传临等先后担任学会秘书长。
       2021年12月,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148名理事组成的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和5名监事组成的第二届监事会。选举产生了48名常务理事组成的第十三届常务理事会,选举陈剑平院士为理事长,戈峰、刘学、何霞红、沈杰、宋宝安、张友军、周雪平、柏连阳、康振生、魏启文(按姓氏笔画为序)等为副理事长,聘任郑传临为秘书长,陈万权为名誉理事长、喻大昭为名誉监事长。选举陈万权为监事长、张杰为副监事长,马占鸿、王友平、王振营(按姓氏笔画为序)为监事。
       2019年10月,在中国科协系统较早构建完成由学会理事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组成的学会党建工作三层组织体系,高质量完成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的目标任务,学会办公室党支部支撑学会党委日常工作。2021年12月,学会党委与学会理事会同步换届, 在学会十三届常务理事党员大会上,选举产生了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党委(功能型),选举陈剑平同志为党委书记,周雪平、魏启文同志为党委副书记,陈万权同志为党委纪检委员,刘学、张友军、郑传临(按姓氏笔画为序)为党委委员。
       学会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四个面向”, 坚持“桥梁、纽带”作用,强化“四个服务”职责定位,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在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多次获得中国科协等上级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如中国科协全国先进学会、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鉴》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学会财务数据汇总工作优秀单位、中国科协优秀调研报告特等奖等。
       面向国家农业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学会长期坚持决策咨询和建言献策工作。2013年5月25日,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关于发挥科协系统的智库作用,科协开展决策咨询是有传统的。早在1962年,沈其益等66名专家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大会上,联名提出“关于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紧急建议”,得到中央采纳,并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公报上得到具体反映。“关于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紧急建议”开创了中国科技团体建言献策的先河。1993年至2017年,学会牵头联合相关全国学会,组织专家开展农、林、牧、渔生物灾害调查研究和分析研判,连续完成25期“病虫害防治绿皮书”(2005年更名为“预防与控制生物灾害咨询报告”),经中国科协报送国务院,得到中央领导多次重要批示,为预防与控制生物灾害发挥了重要的智库作用。其中,《预防与控制生物灾害咨询报告(2010)》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科协优秀调研报告特等奖,并在中国科协全国工作会上做典型经验交流。学会组织推荐的“绿色农药创新研究和原创性靶标的发现”“如何实现农业重大入侵生物的前瞻性风险预警和实时控制?”分别入选中国科协2018年和2020年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在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学会被授予中国科协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征集发布“2020年度优秀成果单位”,系全国三个获奖学会之一。
       学会组织编著了系列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学科前沿热点调研报告等。学科发展报告全面总结了我国植物保护学科发展现状,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指导意见和对策建议,引导植物保护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学会联合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三版)》荣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提名奖、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百种译介图书推荐目录。
       以学术年会为龙头、专题学术研讨会为基础、国际和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活动为补充的学会学术交流活动体系日臻完善。根据植物保护领域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以及植物保护科技前沿动态和农业发展战略需求,设置学术年会主题,学术引领能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稳步提升,已成为全国植物保护学科领域的年度盛会,是学会学术交流的品牌项目,对推动植物保护学科发展和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产生了积极影响。
       学会大力宣传和表彰为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学会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2007年,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了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学会科技奖),该奖项是面向全国植物保护领域的唯一社会力量设奖,是我国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行内广泛认同,奖项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学会科技奖设科学研究类、技术推广类和科普类成果,每两年评选一次。学会定期开展学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充分调动各省级植物保护学会、学会各分支机构、主办期刊编辑部和学会专(兼)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学会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如成果评价、科技扶贫人才举荐等方面也开展了大量工作。
       学会主办期刊有《植物保护学报》(双月刊)和《植物保护》(双月刊),协办期刊有《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植物检疫》和《生物安全学报》。《植物保护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植物保护》入选全国学会期刊出版能力提升计划。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于1979年成为国际植物保护科学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Plant ProtectionSciences,IAPPS)成员,沈其益、黄可训、李丽英、周大荣、成卓敏、吴孔明、周雪平等专家先后被推选为国际植物保护大会(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gress, IPPC)的常务委员会成员。
       学会积极开展植物保护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以及先进植物保护科学技术传播工作,努力提升科普服务能力。积极探索植物保护科技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编辑出版科普图书、科普挂图等,为广大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搭建优质高效的科普平台。以科普宣传为核心的学会微信公众号(zgzbxh1962)已经成为学会向公众传播知识的重要渠道,关注人数2万余人。2019年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礼赞共和国、追梦新时代——科技志愿服务行动”的主题活动上,学会被授予“中国科技志愿服务百家学会”牌匾,开展的科技志愿服务基层系列行动,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创新实践的热情。学会积极配合《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实施,开展普法解读、宣贯和调研活动,努力在社会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院内
    邮政编码:100193
    联系电话:010-62815913(含传真)010-62811917
    电子信箱:cspp62@163.com
    官方网站:www.ipmchin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