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工作会议暨十一届九次常务理事会审议)
2015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在中国科协指导下,在理事会、常务理事会领导下以及各省级植保学会和分支机构共同努力下,顺利开展了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现将2015年的工作总结和2016年的工作要点汇报如下。
一、2015年的主要工作
(一)组织建设
2015年,学会新增个人会员150人,会员总数达到22150人。组织召开常务理事会共3次和理事会1次,其中以通讯方式召开常务理事会议2次。
1、召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工作会议暨十一届六次常务理事会。会议由陕西省植保学会承办,于2015年4月22~24日在西安召开。来自分支机构、省级植保学会负责人和常务理事共8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主要内容:传达中国科协八届七次全委会主要精神,总结学会2014年主要工作和制定2015年工作计划,万方浩副理事长介绍了“一路一带”愿景与规划—植保国际重大合作项目发展契机,听取了《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提纲》和新疆、浙江、陕西省植保学会的工作经验介绍,以及2015年学术年会筹备情况。
2、召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十一届七次常务理事会(通讯)。根据中国科协关于推荐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候选人的通知精神,为认真做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候选人的推举工作,于2015年12月10日以通讯方式召开了十一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共由41位常务理事和理事参加。会议对由常务理事推荐的7位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候选人材料进行评审。经无记名投票,推选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约瑟副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朱文涛副教授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候选人。已获中国科协批准立项,连续资助三年,每年每人15万元。
3、召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十一届三次理事会。会议于2015年9月10日在长春召开,有110位理事出席,会议由陈万权理事长主持。会议传达了中国科协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2015年8月24-27日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第十八届国际植物保护大会”和国际植物保护科学协会(IAPPS)执委会的会议情况,汇报了2015年学会主要工作和2016年工作要点,审议了“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奖励条例暂行办法”。
(二)学科发展研究
围绕植物保护学科发展问题,2015年10月21~23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主办了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邀请全国植物保护学科不同专业领域的首席科学家50余人参加研讨。与会专家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为主题,就植物保护学科主要分支学科“十二五”研究进展和“十三五”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进行研讨,并确定了编制“2016~2017年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提纲。会前编印了《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三)学术交流活动
国际学术会议 9月10~12日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生物入侵分会等单位联合承办的“新时期植物保护国际合作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一带一路”植保国际联盟 (筹) 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发展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来自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13个国家的143名专家、学者参会,其中国外专家25人。会议以“一带一路绿色可持续农业、粮食安全、生物和生态安全”为主题,邀请国内外6名知名植物保护专家、农业经济/政策专家从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现状、中国植物保护的科技创新:成就与展望、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植保国际联盟筹备建议、“一带一路”植保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发展建议等做了精彩报告。交流论文80多篇。
出访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第18届国际植保大会于8月24~27日在德国柏林召开。学会组织20多名会员参会,以口头发言或墙报展示的形式分别在分组会上进行学术交流,在国际植保协会新任职的周雪平教授作了有关中国粮食安全与植物保护的学术报告,宣传和展示了中国植保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国内学术交流:学会及分支机构共举办国内学术交流活动18次,参会4500余人次,交流论文500篇。出版论文集2部,编印3部,评选表彰优秀报告12篇、优秀论文15篇、优秀杂草摄影作品10幅,与往年相比,参会人数、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均有提高。代表性学术会议如下:
1、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2015年9月9-12日在吉林长春召开,与会代表1000余人,是本年度全国植保科技界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科技盛会,交流论文307篇,出版论文集1部。年会围绕大会主题: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邀请陈剑平院士等10位知名专家做大会报告,并设“新时期植物保护国际合作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农业昆虫与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植物病害与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植物和昆虫病原线虫研究”、“生物防治技术研究”5个分会场和墙报展示。有165位代表进行了学术交流,对12个优秀学术报告进行了表彰奖励。
2、总会、分支机构或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小型学术研讨会
(1)病虫害测报专业委员会联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于11月10-11日在北京举办了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交流会,50人参会。于12月15-16日在福建福州举办了2015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情况总结及2016年发生趋势会商,90人参会。
(2)植保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与植物抗病虫专业委员会于8月7-9日在甘肃兰州联合召开“第四次全国植物抗病虫和病害流行与控制学术研讨会”。参会代表 100余人。
(3)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参与总会2015年学术学会,于9月12日承担了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分会场的召集和组织工作。10月24-25日在湖北武汉市与有关单位联合召开了第三届中国生物防治产业大会,参会代表250余人。
(4)鼠害防治专业委员会,7月29日-8月1日,与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等单位在呼和浩特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鼠类生态与控制学术交流会,参会代表200余人。
(5)园艺病虫害防治专业委员会,7月15-16日,在北京举办“作物根蛆类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讨会 ”,参会代表30余人。
(6)杂草学分会,8月5-7日,在山西太原举办“第十二全国杂草科学大会”,参会代表223人。
(7)植保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11月16-19日在四川省绵阳召开 “昆虫雷达技术发展研讨会”,参会代表30余人。
(8)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4月29日-5月1日在深圳市组织召开了转基因水稻环境评价技术研讨会,47人参会。
(9)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专业委员会,分别于5月29日-31日和10月23-24日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了低空低量无人机航空植保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和现代植保药械与农药减量使用技术研讨会。
(10)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10月27-30日,在云南昆明主办“第七届中国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参会代表148人。
(11)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联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于11月3-4日和11月17-19日分别在云南昆明和山西太原举办了全国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共有300余人参会。
(12)青年工作委员会,8月3-7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第十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 ”,参会代表210人。
(13)植保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3月26-27日,在山东青岛召开的“第二届杀菌剂发展与推广应用交流会”,参会代表 260人。6月11-12日,在西安召开 “作物解决方案高层研讨会暨2014年度植保产品贡献奖颁奖大会”,参会代表 300人。6月27-29日,联合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在山东泰安召开了“第二届全国玉米有害生物控制技术学术研讨会”,共有 200余人参会。
(14)生物入侵分会,5月15-16日,在北京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联合召开 “ 一带一路 ”植保国际联盟(筹)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发展磋商研讨会,参会代表130人。8月20-22日,在广州与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联合举办了首届“入侵生物学理论与方法高级研修班,80人参会。
(15)葡萄病虫害防治专业委员会,11月28-29日,与有关单位联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召开了第十一届全国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与经验研讨会,458人参会。
(16)热带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委员会,10月29--31日,在贵阳召开“中国植保学会热作病虫防治专委会暨全国热带农业科技协作网植保专委会2015年年会”,70余人参会。
(17)农药学分会,1月14-15号举办“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方法组会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等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方法组委员及特邀专家共40余人参会。
(四)决策咨询,建言献策
1、开展预防与控制生物灾害咨询报告研究。由本会牵头,与中国林学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气象学会合作,开展了《2014年生物灾害状况和2015年预防与控制生物灾害咨询报告研究》。通过调研和召开2015年中国科协预防与控制生物灾害分析研讨会”,对农业和林业病虫害、畜禽疫病、水产养殖病害和气象灾害2014年发生状况和2015年发生趋势进行研讨。形成了报送国务院的《2014年生物灾害状况和2015年预防与控制生物灾害的报告》,编辑了《预防与控制生物灾害咨询报告》(内部资料)。
2、由鼠害防治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海南鼠害发生与危害情况进行考察。提出了“海南鼠害形势严峻,亟待加强防控”的科技工作者建议。报送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得到有关部门重视。
(五)期刊、专著编辑出版
1、期刊建设不断创新,继续发挥学会期刊的引领作用。学会主办的“植物保护学报”和“植物保护”期刊质量和影响因子不断提高,双双获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资助。
2、《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三版出版发行。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共同主编的《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三版,经过全国植物保护领域200 多个单位的700 多位作者的共同努力,历时近4年,于2015年5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分上、中、下3 册,有24个单元,共10905千字,涉及1665种农业病虫草鼠害对象,其中,病害775种,害虫739 种,杂草109 种,害鼠42 种。是一部兼具科学性、先进性、专业性、实用性的植物保护领域百科巨著。已被纳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
(六)科普活动
1、与“农医生”签订战略合作关系。为了落实国家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要求,探索利用先进的互联网科技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2015年4月与中农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就创建一款专业手机农业专家问答软件-《农医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学会科学传播团队专家纳入《农医生》手机终端交流平台,并聘请了一批专家为《农医生》平台植保专家。通过互联网实现农作物病虫害远程诊断,病虫害发生和预报信息的及时发布,为广大农民防治病虫害提供技术指导。
2、建立了科普微信公共账号。为进一步推动新媒体传播手段在科普工作中的应用,利用微信这一公共平台快速便捷地开展科普宣传,依据中国科协的有关文件精神,2015年8月学会启动了“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号”,至今已发布科普文章20多篇。
3.普及植保科技知识。科普工作委员会、病虫测报专业委员会、鼠害防治专业委员会等分支机构与挂靠单位联合举行11次科普活动,参加科技人员数量达到1157人次,主要开展科技下乡、科普培训、编写科普图书等,直接服务公众16515人次。
4、继续教育。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病虫测报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葡萄病虫害防治专业委员会等分支机构与挂靠单位联合举办了“南方、北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新疆棉花病虫调查和技术培训班”、 “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技术培训班”、“现代新型测报工具研发与应用技术高级培训班”、“葡萄病虫害防控知识培训班”等继续教育和培训活动。
(七)国际组织任职
经推荐,学会常务理事周雪平教授代表学会出席了8月24日在德国召开的国际植保协会的理事会换届大会并成功当选为第十八届国际植物保护协会理事会执委会委员并担任第九区--中亚地区的协调人。
(八)人才举荐
1、院士举荐。为做好2015年院士候选人推选工作,学会制订了“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关于推选2015年院士候选人工作方案”,并成立了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推选院士候选人组织机构,包括推选专家委员会、材料审核小组和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小组。于2015年1月上旬以通讯方式召开了“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届第五次常务理事会”,对上述文件和组织机构进行审议。2015年2月3日在北京召开了推选2015年院士候选人评审会议。经评议、无记名投票、公示,向中国科协推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1名。
2.组织推荐多项奖项。2015年先后组织推荐“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1名、推荐“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2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候选人2名(已获得奖励)。
3.评选青年优秀学术报告奖。2015年学术年会活动中表彰了12篇青年优秀学术报告奖;在第十二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上评选表彰了优秀论文15篇,优秀杂草摄影作品10幅。
(九)学会获得荣誉
2015年学会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年初完成的2014年度学会工作报告包括学会工作及19个个分支机构活动情况,通过网上填报系统和纸质材料上报的方式,上报民政部和中国科协,学会被民政部和科协评为年检合格学会。学会获得的主要荣誉有:
1、2015年度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
2、2015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鉴》优秀组织单位
3、2015中国科协会员日乒乓球赛团体组织奖
4、2015年中国科协系统文献收藏奖
5、2014年度全国学会财务决算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上报)
二、2016年工作要点
“十三五”是学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好2016年学会工作将为“十三五”学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是学会发展的最佳时期,应继续抓住国家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机遇,积极盘活学会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理事会、分支机构和省级植保学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学会改革创新工作进一步做大做好做强。2016年学会工作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决策咨询工作。充分利用学会的人才和智力优势,发挥好智库的作用和功能。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林学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水产学会和中国气象学会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深入调研,联合攻关,形成质量高、可操作的决策咨询报告(十二五生物灾害状况和2016年预防与控制生物灾害的报告),提交国务院办公厅。力争得到国务院领导批示。
二是组织召开2016年学术年会。学术年会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层次高、影响大、参加人数多的学术交流盛会,也是一年一度的植保科技盛会,是推进植保学科繁荣和发展的平台,目前已形成品牌。要尽快确定大会主题,突出主会场和各分会场的学科特色及学科的创新性、权威性。充分发挥分支机构和省级植保学会的作用,筹备好年会的相关工作,共同把本届年会办好。与此同时,依据中国科协有关学术交流任务,开展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三是组织专家积极申请中国科协的2016-2017年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研究项目。计划涉及植物病理、农业昆虫等7-9个专题,总结和研究植物保护学科发展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旨在掌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科学把握学科发展趋势,促进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协调发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拓展学会工作领域,树立学会在植物保护学科发展研究中的导向性和权威性。报告分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两部分。全书18万字左右。
四是改革学会治理结构。强化学会领导机构建设,建立适应学会改革发展要求的学会治理体系,推动学会领导机构有效履职。进一步明确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以及每位理事的工作职责,严明纪律和规矩。在2017年学会换届时将理事、常务理事的职责履行情况,作为推荐下一届理事、常务理事候选人的条件之一。修订分支机构管理条例,制订分支机构评价条例,建立奖优罚劣的评价管理机制,以推动分支机构的持续健康发展。
五是加强团体会员单位和会员管理。根据学会章程规定,团体会员单位是与学会专业有关,具有一定数量科技人员,并愿意参加学会活动的科研、教学、推广和生产等企事业单位。计划对团体会员单位进行登记管理,完善团体会员管理制度,加强与团体会员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团体会员单位在学会活动中的积极作用。2016年要将加强会员管理作为工作重点,希望各省级植保学会和分支机构配合总会收集和整理会员信息,做到每个会员信息都能录入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名副其实的会员。
六是继续加强科普工作。根据中国科协科普工作“十三五”规划,加强科普专家团队、“互联网+科普”等科普信息化建设,提高科学传播效率与科普工作水平。
七是开展2016年度植保科技奖推荐评审工作。根据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关于社会科技奖励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调整植保科技奖的评审管理办法,提高本届成果奖的质量和影响力。组建第三届植保科技奖奖励委员会,提高奖励委员会中有影响力的专家比例。
八是人才举荐工作。依据中国科协有关开展“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推荐评选的通知要求、关于选举中国科协第九大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及推选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的通知要求,于在2016年4月完成有关推荐和评选工作。
九是做好2017年第十一届理事会换届的准备工作。2017年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任期届满,需要结合改革学会治理结构,推动学会领导机构有效履职。换届时要加强纪律约束,根据学会章程对理事和常务理事的要求,严格理事和常务理事推荐审批渠道和选举规则,增强学会领导班子的责任感。并积极做好分支机构的换届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