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幺蛾子”,在最近掀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它就是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迁飞性害虫,2017年被列入世界十大植物害虫“黑名单”。今年1月份,它从缅甸传入中国,以“行军虫”的称号在江湖广为流传,能吃、能飞、能生,草地贪夜蛾所到之处,玉米备受残害。
近日,三耕天对话了中国农科院专家王振营,他作为国内第一位关注到草地贪夜蛾的玉米害虫专家,对草地贪夜蛾在中国的为害和蔓延进行了权威解读。
Q
记者:您此次去云南,是去看“幺蛾子”了么?
王振营:是的,我刚刚从云南芒市回来,这是我第二次到那里调查。在当地,被祸害的玉米叶片,会被咬成半透明薄膜,厉害些的,会被咬出许多孔洞来,严重时,连果穗都吃。
Q
记者:老百姓如何快速分辨出草地贪夜蛾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王振营: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黑斑和倒Y字形斑。草地贪夜蛾幼虫的腹末节背部有4块黑斑,呈正方形排列,头部有倒Y字形斑。认准这两种斑,就可以快速识别自家地里是否出现了草地贪夜蛾。
Q
记者:草地贪夜蛾怎么来的中国呢?
王振营:其实它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16年出现在西非,在随后的2年里,撒哈拉以南的44个非洲国家全部沦陷。由于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迁飞能力,在气流的帮助下,乘风远距离飞翔,去年8月到达印度,11月就飞到了孟加拉,12月继续向东,到达了泰国、缅甸。
它们迁飞的距离很远,速度很快。位于印度西南部、西临阿拉伯海的卡纳塔克邦,于2018年8月首先发现了草地贪夜蛾。它们从那里出发,穿过印度,到缅甸、泰国。这条“东征之路”人开车要5天,走路要38天,而草地贪夜蛾借助微弱的西南季风,边吃边生边迁飞,也就用了4个月。
今年1月11日,草地贪夜蛾从缅甸侵入云南普洱,随后在德宏和保山也发现它们入侵为害。我国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气候湿热,加之有冬玉米种植,很适合草地贪夜蛾的生存和繁殖。
最新的情况是,截至4月26日,云南、广西、广东、贵州和湖南5省的玉米发生草地贪夜蛾为害,为害面积超过12.74万亩。
但不用过度担心,从整体来看,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为害是可控的。
Q
记者:草地贪夜蛾的迁飞是大面积、快速的,您为什么认为是可控的?
王振营:没错,是可控的。
我们还可以说,草地贪夜蛾是我国第一个在入侵的第一时间,就被观测、监测到的外来入侵生物。而之前的检疫性外来入侵害虫都是在口岸截获、或者入侵后很久在国内发生以后才发现的。
首先,对于这种外来入侵的害虫,由于缺乏天敌,它们繁殖和迁飞能力又很强,想要把它们消灭是很难的。做好防治工作、减轻危害程度首要的,就是通过天罗地网,早监测,早发现。
其实在2018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就向全世界发布了预警。在这种蛾子还没来中国之前,我们国家已经有了相应的防控预案,加强了毗邻缅甸边境地区的草地贪夜蛾的监测。
就拿我国第一例草地贪夜蛾入侵来说,在云南普洱的江城县,我们通过监测和田间调查,在草地贪夜蛾入侵后的第一时间就监测到了。
王振营在云南普洱的草地贪夜蛾入侵现场。
这源于我国完善的植保监测体系,有基层的植保站、监测点定时上传的数据和报告。在草地贪夜蛾在云南出现以后,全国农技中心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专家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了鉴定和调查。只要发现它蔓延为害,我们就积极应对,采取措施。
其次,目前入侵亚州和中国的草地贪夜蛾属于玉米型,它们主要是吃玉米和甘蔗。但我们西南和南方地区并不是我国的玉米主产区,玉米播种面积比较小,占全国不到15%,最初发生为害的冬玉米还主要是鲜食玉米,因鲜食玉米经济效益高,农民防治害虫的积极性也很高。防治也就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相比其他一些害虫,目前草地贪夜蛾12.74万亩的为害面积,还是相对比较小的。
另外,就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在温带地区,东北玉米主产区的气候寒凉,草地贪夜蛾在这里活不久,不能越冬,不想死的就得回迁,所以它们在温带地区不能周年繁殖。
这就与美国的情况类似。同样都是草地贪夜蛾为害,严重为害时,处在温带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玉米减产了20%,而热带和亚热带的巴西、阿根廷却减产了34%和72%,气候条件对草地贪夜蛾的生存和繁殖影响很大。
也就是说,我国只要监测到位,防治措施及时有效,即便草地贪夜蛾在各地发生为害,但不会成灾,是完全可控的。
Q
记者:既然它是可控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完全放心了?
王振营:尽管目前草地贪夜蛾的为害在可控范围内,但发生为害的范围在继续扩大,还是需要各方的高度重视。
这个蛾子既然来了,就不可能走了,它就会在这里安营扎寨、繁衍生息。一只蛾子一生可以产2000粒卵,繁殖能力强,而且可以在我国的云南、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周年繁殖为害。从最初的美洲、非洲,到现在的亚洲,防治幺蛾子,是一场全球性的、全民性的持久战。
当发生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同样,这蛾子一路飞来,入侵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不同程度受到了为害:
在泰国,50个发生为害、6个发生严重的省份玉米被害株率达100%;
在斯里兰卡,一半的玉米都遭受了侵袭;
在非洲,2017年12个已被入侵的非洲玉米种植国家中年减产最高达2060万吨,相应的经济损失就有61.9亿美元。如果拿这些玉米去喂猪,喂出的猪足可以让中国人吃上大半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夏天的到来,西南季风加强,以及我国西南、华南和江南地区,陆陆续续进入春玉米的播种出苗和生长期,草地贪夜蛾蔓延为害区域会越来越大,也就是说,虫情已经进入了快速扩展为害期。
4月以来,它们蔓延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根据预测,5月,我国西南和南方大部分地区都会波及到;6月,它们会飞到长江流域;7月份,黄淮海夏玉米区和东北春玉米区南部地区就有可能入侵了。也就是说,大约在7月,草地贪夜蛾就会蔓延到我国大部分玉米种植区为害了。
Q
记者:减少损失方面,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
王振营:我们能做的其实有很多。
首先就是做好系统性的监测和田间调查。在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以后,全国各地220个监测点陆续开展了监测,全面实时掌握蛾子的动向。目前,全国农技中心已建议把草地贪夜蛾作为重大病虫害来进行系统监测。在积累了一定的数据之后,就可以利用模型,预判今后它们的为害趋势,为防控措施的研发和实施打好基础。
在防治措施上,目前以化学防治为主。尽管现在还没有已登记的用于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农药品种,但中国农科院的吴孔明院士团队,已经在云南完成了21种常用农药的防治效果评价。3月,全国农技中心发布了《2019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方案(试行)》,更加有效的化学农药也正在试验当中。
目前,可以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防控草地贪夜蛾指导手册中,给出的建议农药品类。早期可以施用Bt及白僵菌等生物农药,发生严重的地块施用甲维盐、***虫苯甲酰***、乙基多杀菌素等药剂进行防治。但需注意,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抗药性,我们广大农民在用药的时候,要注意轮换用药,防止抗性的产生。
此外,国外的经验表明,赤眼蜂等天敌昆虫的释放,也是有效的。我们科学家已经在从本国已有的天敌昆虫中进行筛选,还可以考虑在原产地引入一些天敌,在本地进行扩繁利用。国外还有一些别的尝试,选择间套作种植,或者选种抗性好的玉米品种。但毕竟,草地贪夜蛾是一个新的入侵害虫,在我国的发生危害规律还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我们会多多关注国际上的动态,加强国际合作,争取把蛾子的种群数量压到最低。
总的来看,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危害性很强的外来入侵害虫,但我们具有完善的有害生物监测体系,有专业的统防统治队伍,有多样的防治器械,还有一流的应急能力,能够做到监测到位、防控及时有效、有害不成灾。因此,广大公众不必恐慌饭碗会受影响,要对“虫口夺粮”有信心。